7月19日,江蘇省發改委印發《沿海地區新型儲能項目發展實施方案(2023-2027年)》。
方案提出到2025年,沿海地區新型儲能項目累計投運規模力爭達到250萬千瓦左右。確保沿海地區新增500萬千瓦海上風電和500萬千瓦海上光伏并網消納。充分發揮新型儲能項目頂峰、調峰能力,提高沿海地區新能源消納水平,在促進電力系統安全高效運行中發揮重要作用。在沿海地區重點開展19個大型新型儲能項目的規劃布局工作,項目規模總計349萬千瓦。
沿海地區優先配儲有什么優勢呢?
01 豐富的風能資源
沿海地區通常具有較高的風速和穩定的氣候條件,這為風能發電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。大規模的風力發電項目可以在海上或近海建設,在海風的驅動下產生大量清潔能源。
02 太陽能潛力
沿海地區由于經常接受到來自太陽的直接照射,光伏發電系統可以在沿海地區進行布置,并利用太陽能轉化為可再生電力。
03 水力能源
沿海地區擁有水文條件,如潮汐、海流等,這些可以被開發成為水力能源。潮汐能和海流能等技術可以通過潮汐漲落或海流運動轉換為電能,為沿海地區提供更多的清潔能源。
04 能源輸送便捷
沿海地區一般擁有相對完善的交通和基礎設施網絡,方便將新能源從發電站輸送至城市或其他地區。同時,沿海地區還可以利用現有的港口設施,方便相關設備和材料進出運輸。
新能源發電目前需要克服的難題
沿海地區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凜賦,同時也迎來了新能源發展的機會。但新能源發電仍然遇到了一定的難題,如:由于風光不穩定,面臨秒級響應困境;傳統交流組網架構中能量轉化損失嚴重;棄風棄光問題等等,這些都深度影響了新能源發電的效率和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。
智一源儲一體化解決方案
根據沿海地區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凜賦,智一自研“直流組網技術”,將風能和太陽能與儲能技術相結合,形成源儲一體化智能解決方案,通過綜合系統平衡能源供需,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。
step1 先源后儲
將風電、光電接入直流組網,通過儲能技術轉化為化學能,并在需要時重新轉化為電能釋放出來供電。“源儲一體化”設計,智一儲能支持動態調頻、調峰,預測發電輸出,滿足新能源發電平穩,提升發電上網量,“區塊化分級組網”可兼顧增加本地消納量,有效解決棄風棄光問題,減少新能源發電的不穩定性,確保持續供電。
step2 智能調控
通過智能控制系統(EMS)實時監測能源產生和消耗情況,根據需求調節風力和光伏發電的輸出功率,并合理分配儲能系統的充放電策略,最大限度提高新能源利用率,優化能源調度。
step3 多能互補
在沿海地區同時建設風力發電、光伏發電、水力發電等項目,進行區域規劃和協調布局,配備智一風光水多源聯調解決方案,加速能源結構轉型,實現多能互補,提高能源供應安全。
step4 互聯共享
可建設智能電網系統,靈活應用直流組網儲能系統在發電側、電網側和用戶側,通過數字化、智能化多場景應用,推動能源互聯,安全共享。
沿海地區由于豐富的風能、太陽能和水力資源,以及便捷的能源輸送和較好的基礎設施條件,使其成為發展新能源項目的理想選擇。同時可以促進能源多樣化,減少對傳統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依賴;也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,通過吸引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,提升地區競爭力。
本次沿海地區儲能布局,將促進綠電就近應用,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、產業化、市場化發展,助力構建沿海地區新型電力系統,提升江蘇省綠色低碳發展水平。
COPYRIGHT ? 2022 智一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: 蘇ICP備2021005722號 蘇公網安備 32041102000990號
技術支持:互邦網絡